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杨右丞李相公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三
年月日。尚书右丞杨绾吏部侍郎李季卿吏部侍郎王延昌刑部侍郎魏少游工部侍郎徐浩
谨以清酌少牢之奠。敬祭于故相国李公之灵。
呜呼。宗祏储祉。
降神生公。禀天纯懿。
为国柱石。负荷大业。
仪刑本枝。九居专城。
六处八座。五领宪府
两登台司。惟公廉忠信是务。
惟宽厚清静是守。危言献可。
未尝脂韦取容。直躬而行。
不为权倖改操。三已无愠。
一麾乃出。其茂勋崇名。
遗芳馀事。辉映策牍。
标准搢绅。所莅之邦。
于今颂美。若郑人之思子产
周人之歌召伯。谓公福如山阜。
寿登期颐。为天子元老。
以弼成庶政。溘与化往。
呜呼曷归。何万人之具瞻。
与天命之相违。窥遗尘于台阁
想见公之容徽。嗟道申而寿屈。
痛迹是而人非。等恭承嘉惠。
昔尝登门。接后堂之欢娱。
东閤之讨论。谑浪在耳。
书札是存。奈何少别。
忽间九原。尚飨。
京兆尹魏少游御史大夫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二
门下。肃清风俗。
纠正朝廷。必求蹇谔之才。
式总纲纪之任。金紫光禄大夫京兆尹上柱国钜鹿郡开国公魏少游
直方其行。亮在躬。
有玉壶之清澄。兼龙泉之断割。
通变可以成庶务。精密可以举人伦。
中外累更。风声益振。
法无所避。奸不能欺。
贰职司徒。实平邦教。
三尹京邑。备洽人谣。
不有兼官。岂云重寄。
宜授赵尧之印。俾雄张敞之职。
检校御史大夫。馀如故。
江西魏少游刑部尚书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三
敕。古者外薄四海。
咸建五长。所以考察风俗。
懋宣理化。苟或副忧人之旨。
有称职之名。彰善陟明。
存乎著令。金紫光禄大夫使持节都督洪州诸军事洪州刺史御史大夫江南西道团练守捉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钜鹿郡开国公魏少游
端悫精敏。沈和贞。
秉心以直。临事不回。
五践天台。必辨疑而取正。
三尹京邑。不吐刚而茹柔。
守其至公。休有令问。
自十连分寄。九江作牧。
式是方隅。不渝操履。
停车决讼。闭閤生风。
明示升黜。蠲除疾苦。
清静而百城自化。讲艺而三军知礼。
定其赋税之差。勤于转输之役。
事必条理。人皆便安。
亦既政成。不资于周月。
迁其秩序。岂待于满岁。
宜分会府之坐。载美方州之绩。
检校刑部尚书洪州刺史御史大夫。馀如故。
魏少游洪吉等州团练使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三
门下。东分九江
南控百越。总兵车之会。
当水陆之冲。式遏澄清。
实难其任。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刑部侍郎上柱国钜鹿郡开国公魏少游
当官而行。直道而进。
有刚毅能断之性。守之以冲和。
有精密至察之才。济之以仁恕
三尹京邑。四方承流
不私身以饰名。多去秩之遗爱。
秋典贰职。夏台无冤。
海隅苍生。畴咨俾乂。
眷求良吏。出守雄藩。
宜兼亚相之重。式光连率之寄。
使持节都督洪州诸军事洪州刺史御史大夫江南西道洪吉虔抚信袁江饶等州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及莫徭等使。散官勋封如故。
赵立夫授守太府卿兼删修敕令官兼知临安府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三、《鹤林集》卷八
敕具官某:京师王化之首,严者以察为威,懦者不敏于事,皆非朕所尚也。
尔谨厚而密,柔嘉而明,蚤为九卿尹正畿甸。
虽不为灼灼之名如顾少连,不求赫赫之誉如魏少游,而上下相安,咸以为便。
然朕之所以望汝者,又非前日比也。
俗流化敝,汝其正之
官邪吏偷,汝其威之。
若能体十二条之训,守之勿坠,则邦畿千里,朕可以无虑矣。
可。
唐李晟 北宋 · 李新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九三、《跨鳌集》卷一五
提金鼓,总军师,喑呜叱咤,以示威武,僄悍贼祸,惟在杀戮,如是而为将耶,是王剪白起之徒,舆尸血刃,以草菅视其民者也,其为将则暴矣。
惟务招怀,曾无制禦,抚妪姑息,不忍一物之伤,规规屑屑于私恩小惠,如是而为将耶,是宋襄公之小仁,成安君之懦计。
始欲保民,而卒为敌人所乘者,其为将则失之弱矣。
失于暴则残贼而少恩,非仁也。
失于弱,则委靡而不振,非义也。
古之善为将者异乎此。
仗忠义之节,负英果之气,武足以定乱,而不扰乎物,勇足以胜敌,而不烦乎民,严而不暴,威而不猛,其终归于安社稷,保人民为事,则义矣,而有仁焉。
仁虽足以怀柔,而敌人莫敢犯。
志虽在于招纳,而奸雄无所容,终于伐叛诛恶,奋疾如鹰隼之击,则仁矣,而有义焉。
后之人得是道而功名赫然见于世者,其唐之李良器乎?
史臣所以称为仁义将者,固不妄矣。
唐当德宗之世,天下可谓多故矣。
朱泚泾原叛,卒窃据京师,乘舆出狩奉天
当是时,李怀光则虎视于咸阳李希烈则鸱张于宣武魏少游则狼顾于淮南王武俊则蚁聚于真定朱滔桀傲于范阳李纳睥睨于山东田悦跳梁于魏博,李楚琳跋扈于凤翔。
叛帅悍将,所在有之,所以为朝廷用者,惟上党李抱真河东马燧、与夫韩游瑰戴休颜数人而已。
然皆错愕眙骇,莫敢先发,则其事可谓急矣,其势可谓危矣。
李晟毅然特立,奋不顾难,提孤军横贯贼锋,内无积赀,外无输粮,其所恃以胜敌者,特区区忠谊耳。
故英贤感慨而乐为之死,士卒雪涕而乐用其命,遂至逐朱泚,毙令言,荡夷凶憝,克清宫阙,若有勇,不亦义乎?
及师入长安,而市不易廛,宗庙不震,远坊之人,宿夕方知,不亦仁乎?
夫总军旅之众,举杀伐之威,诛暴讨奸,而民皆按堵,非仁而何?
保全所居之人,而不失乎元恶大憝,非义而何?
且用众而不哗,伐国而有礼,以寡胜众,以德保民者,惟三王之师能之。
以孤军之寡,而胜朱泚十万之众,则与尚父牧野之战何异乎?
师入长安而人不识旗鼓,则与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何殊乎?
军既胜,而先表著节不屈者,则得先王轼闾表墓之义矣。
诛其元恶,而胁污诖误一切释而不问,则得先王胁从罔治之意矣。
诸将之兵,多肆掳掠,而惟军樵苏无所犯。
及师入长安,分慰居人而秋毫无所扰,则其武得先王安民和众之义矣。
故当时群臣亦称其三代行师不能加之,而史臣亦谓其三王之佐无进其能,果其为仁义将也,岂诬我哉!
虽然,马燧、浑瑊,亦当时之名将也,平之功,不出于二子,而独成于者,何哉?
盖二子虽各负猛志,而才智谋略实不逮于
夫仁义者,德也,才智谋略者,术也。
以其至善之术,而辅成其至善之德,斯可矣。
窃观李良器裁处三军,实有不穷之奇。
奉天之难,常以天子暴露为念,言辄流涕,则忠谊足以感人矣。
请驻跸梁益,以系天下望,则其谋可谓有主矣。
先击苑中,以披贼之腹心,徙屯东渭,以防贼之吞并,则其智足以见机矣。
秉义挺忠,而志不可夺,身系安危,而气不少衰,则其勇足以无敌矣。
斥荧惑之退舍,则知其善于达权。
与下同苦,而士无携怨,则知其善于用众。
其才智谋略,卓然见于所为者如此。
此所以辅成仁义,而为三王之佐欤!
乃若马燧、浑瑊,则不能及此也。
力能得田悦而不取,结赞不可信而辄信之,故河北之盗卒不臣,而平凉大臣奔辱,皆之所致。
浑瑊则不能料结赞之诈,但以如诏为恭,又无足取彼,安能为所为而成其仁义哉?
非特此也,观之在朝,蹇蹇以尽大臣之节,常慨然慕魏郑公之直言,有致君尧舜之志,而深诮李叔度之失辞,则究其所存,欲置天下于仁义者。
惜乎居无事时,为谗人所间,不克施其一二,使夫仁义之功止见于行军用师之际,是亦不幸也。
呜呼!
以愚考之,也诚异乎武夫矣。
积庆教寺碑宝祐四年四月 南宋 · 史岩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六一、《越中金石记》卷一六
臣闻天子有善,逊德于天;
人臣有善,归诸天子。
故天应以谦逊之福,而君人者亦将下下以成其政焉。
天人上下之间,非相为赐,所以示顺也。
《天保》之作,合《鹿鸣》诸诗以相成也。
曰除、曰庶、曰宜、曰兴、曰增,以祝君之福矣。
又等之以山阜,尊之以日月,下至于礿祠烝尝之事,苟可致其敬爱者,犹期以万寿无疆之休,报之至也。
既又望其如松柏之茂,举群臣庶民无不显承庇覆,以遂其千万年尊戴之愿,诗人祝嘏之旨,抑又深矣。
臣恭惟皇帝陛下睿明天纵,圣敬日跻,以六经校德论功,不在五帝资材之下。
与三后协心底道,欲同万世家国之休。
故贤臣嘉宾得尽其心,而群黎百姓诒尔多福。
迨我今暇,不遗故旧之思;
倬彼昭回,时侈云章之赐。
宝祐甲寅之岁,月旅蕤宾,清燕之閒,亲洒宸翰,赐臣「积庆教寺」四大字,合梁、烛溪诸扁,为字八十有一。
纪光贲于□□,虹气贯乎山川。
臣捧拜之馀,感天圣,欢呼蹈舞,荣耀无极。
退伏惟念,臣世受国恩,父子弟兄俱玷事任。
而臣出藩入从,取数尤多。
虽十年闲退于山林,而一饭不忘于君父。
辄援李丹国清之比,以效韩琦龙兴之祝。
不谓上关睿听,俯赉天题。
嘉微臣报上之忱,有诗人祝嘏之义。
臣之愚陋,曷克称蒙?
盖尝考之故典,厥有二臣。
贺知章赐观千秋,魏少游锡寺宝应
虽则宠嘉于臣节,未闻肇授于天书。
伊今之逢,可谓千一。
臣既祗若宸旨,昭揭宝坊,乃与梵侣开士,名香普熏,载拜稽首而扬言曰:天下无德外之福,故诗人祝君以福,必本诸德。
保定尔,既欲安定尔位,使之坚固也,俾尔单厚,俾尔多益,又欲每事极乎仁厚,多所益利也。
盖有一之未厚未益,非君德之大全也。
厚则不薄于人,益则无所损于下。
为民为物,安得不蕃且庶乎?
天子之福在乎养人。
积是不已,则受天之庆。
宜君宜王,宜民宜人,无所往而不顺矣,岂特微臣一门受陛下安吉之福哉?
臣不佞,敢以诗人归美责善之谊诵,为陛下献,惟圣明留神,臣不胜拳拳。
宝祐四年四月吉日正奉大夫奉化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食实封壹伯户臣史岩之拜手稽首恭书。
□□□同□奎刊。